首页 > 资讯 > 移动互联网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投运,实现多项无人作业

时间:2025-03-24 编辑:isp芯片 来源:人工智能概念股

核心提示:据“国家能源之声”公众号消息,3 月 22 日 9 点 56 分,随着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控制双源制机车完成载有 5394 吨煤炭列车对位作业,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实现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领域又一突破。
感谢IT快讯网网友 有容乃悦 的线索投递!

IT快讯网 3 月 24 日消息,据“国家能源之声”公众号消息,3 月 22 日 9 点 56 分,随着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控制双源制机车完成载有 5394 吨煤炭列车对位作业,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实现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领域又一突破。

▲ 图源“国家能源之声”公众号

IT快讯网注意到,此次投运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应用了三大首创技术:

首个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实现路港计划自动编制、空重车进路自动办理、翻前自动对位、翻后自动取送以及室外调车作业全流程精细化控制等功能。现在工作人员每天少按 1.8 万次按钮,现场互联互控次数呼叫减少 2300 次,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首个基于 5G + 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实现调车机车远程驾驶、自动驾驶,实现推进、对位等作业无人化。调车机车可实时感知周边 200 米范围内道岔、信号机状态,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通过优化调机操纵策略,每列车作业时间至少压缩 20%;

首个基于 5G+AI 的路港协同作业的“云防”安全技术,实现车态检查、黄端识别、车号识别、线路预警、入侵检测、周界防护、人员精确定位等功能。调车作业人员彻底摆脱了“攀爬车辆、徒步领车”的传统作业模式,从每班人均走 12 公里,全天累计超 500 公里的“跟车跑现场”室外作业转变为“室内立体监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专题